所有者:TerryWang(呢称); 发布时间:2020-02-26 05:43:57; 更新时间:2020-02-26 05:46:12
阅读所需积分:0;
简介:岁末迎新之际,又到了 Review 业绩,定 Plan,立 Flag 的时候。时间维度看成长,友商维度比份额,行业维度找机会,应该是大家常用的一些方法吧。近日,一家名为 Interact Analysis 的咨询公司,就未来 4 年全球工业运动控制市场的发展做出了年均 3.3 % 的成长预期,称中国将会以 6.7 % 的年均增幅继续领跑全球运动控制市场,并于
岁末迎新之际,又到了 Review 业绩,定 Plan,立 Flag 的时候。时间维度看成长,友商维度比份额,行业维度找机会,应该是大家常用的一些方法吧。近日,一家名为 Interact Analysis 的咨询公司,就未来 4 年全球工业运动控制市场的发展做出了年均 3.3 % 的成长预期,称中国将会以 6.7 % 的年均增幅继续领跑全球运动控制市场,并于 2023 年在市场总量上达到美国的两倍。本期,咱们就沿着这个全球化的视角,为大家的业务分析提供一个新维度,看下当前我国的运动控制市场有着怎样的发展行情。
DataSource:Interact Analysis
根据来自 Interact Analysis 的数据分析,2019 年全球工业运动控制市场的总体规模大约会在 2018 年 128 亿美元的基础上小幅缩减 3.8 %,其中伺服驱动与电机的总量约为 100 亿美元;而如果按照各大洲地区来划分,全球伺服市场中有将近一半的份额是来自亚太地区,近 1/4 的营业额是由中国市场所贡献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其实已经远超美国、日本和德国,成为是全球伺服传动与运动控制领域的第一大市场了。
DataSource:Interact Analysis
不仅如此,按照 Interact Analysis 的预测,未来 4 年,中国仍然会是全球伺服市场发展最快的国家,没有之一,年均增长率将约为 6.7 %,大概是全球平均水平(3.3 %)的两倍之多。而预计同期日本和德国市场的年均涨幅将仅为 1.4 % 和 2.1 %。这意味着全球伺服运动控制市场与机电设备制造的重心将继续向中国转移。
从市场发展的维度来看,之所以会出现上述这种“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我想大致应该离不开这几方面客观因素的影响:
我国的机电设备的复杂性和集成度与欧美日等成熟工业市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很多行业都存在大量简单的入门级伺服应用;
我们很多用户在伺服与运动控制方面的应用经验还相对较浅,很多时候还不能对产品的性能、品质和可靠性...提出具体准确的严格要求;
国内不少企业的业务发展模式依然是单纯追求产品的销量和营业额;
...
通俗地说,这其实就是市场快速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成长的烦恼”。很多进口品牌纷纷放低身段,推出适应中国市场的经济款产品,比如:罗家的 Kinetix 5100、西家的 Sinamics V90、博世力士乐的 HCS01、三菱电机的 MR-JE T ... 等等,就是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所作出的“战略决策”。
而随着未来几年全球机电设备与运动控制市场的重心进一步向中国转移、各行业(尤其是电子与半导体)伺服应用的难度和复杂性的不断增加、国内用户在运动控制技术方面的综合能力与经验值的持续提升、以及各类新技术的落地普及...,届时整个伺服市场的格局一定是会作出相应调整的。
智造商
https://mp.weixin.qq.com/s/cR1XY5jF0vE6jLa8PKXt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