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八级工”到底有多厉害?

所有者:TerryWang(呢称); 发布时间:2020-04-27 13:27:01; 更新时间:2020-04-27 13:40:59

阅读所需积分:0; 

简介:点击上方,关注我哈 (文章底部可以评论,欢迎对文章进行点评和知识补充) 数控编程教学 订单 | 技术 | 干货 | 编程 关注可加入机械行业群 导语在很多人印象中,那个时代没有白领蓝领的说法,很多技术工人以成为“八级工”作为人生目标,不少人通过努力赢得了尊重。 八级工”的历史 说起“八级工”,这里不得不说先一个人——李立三,我国著名的革命家、“工运”领导


导语

在很多人印象中,那个时代没有白领蓝领的说法,很多技术工人以成为“八级工”作为人生目标,不少人通过努力赢得了尊重。



 八级工”的历史


说起“八级工”,这里不得不说先一个人——李立三,我国著名的革命家、“工运”领导人,也是社会主义工资制度的倡导者。“按劳分配”的“八级工资制”正是在他的关怀和支持下开始实行的。


图为李立三


日本投降后,在苏联工作、学习的李立三被选为当时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上任后,他曾几次到大连访问,了解到当时由于旅大封锁,工人生活十分困难。而在中苏合营企业里,苏联员工执行苏联的工资制度,生活水平较高;中方职工实行七级工资加配给粮制度,仍能积极生产。


1949年秋,在充分深入了解七级工资后,东北总工会开会协商拟定了新的工资制度方案。


1950年4月,东北人民政府公布实行了八级工资制。李立三所倡导的“按劳取酬”的新工资制终于实现了。随后,在八级工资制的基础上,又推出新的计件工资奖励制度


一年后,在劳动部、“全总”的推动下,华北、华东、中南、西北、西南等行政区,也先后实行了各自适宜的八级工资制。


当时的考试内容是实际操作,梁毛毛回忆说:“老师傅从锅炉里取出烧得通红的铁块,用钳子夹住放在我们面前,让我们用榔头砸下去。”由于他的榔头无一落空,最终成功进厂,做了一名锻工,也就是人们口中的“打铁工人”。


那时的工人都会把八级锻工作为奋斗目标,有人觉得八级工神奇,在梁毛毛看来没什么,就也是一级一级榔头敲出来、慢慢升上去的。在那个时候,设备不行全靠人!37年来,梁师傅从一个普通工人,一级、二级、三级……最终成长为一个八级工老师傅。


有人说,人生有两个证书,看似平凡无奇,其实要想拿到并不容易。一个是大学毕业证书,从小学顺利地读到大学毕业需要19年;第二个便是八级证书了,没有几十年努力是拿不下来的。


那个时代的“八级工”,一群不平凡的劳动者,他们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匠心筑梦默默坚守,为了国家的建设刻苦上进,在平凡的岗位上,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对新时代的工匠们起一些引路的作用。




“八级工”有多少?仅6%


当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一支规模日益壮大、结构日益优化、素质逐步提高的高技能人才队伍,但无论总量还是比例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的要求有相当差距,高技术人才还存在结构问题突出人才断档等现象。



目前,高级技工月薪已普遍超过万元,一些技术过硬的“八级工(这里指的是高技能人才)”岗位年薪甚至突破20万,并有多重福利保障。例如,足额社保、单人公寓等。


然而,市场上高技能人才的供需矛盾仍旧十分突出。技能劳动者的求人倍率(岗位数与求职人数之比)加小编微信Yuki7557获取10G数控教程,一直在1.5∶1以上,高级技工的求人倍率甚至达到2∶1以上。


据人社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国技能劳动者超过1.65亿人,占就业人员总量的21.3%,但其中高技能人才只有4791万人,占就业人员总量的6.2%。


我国近年来大力推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但却面临“设备易得、技工难求”的尴尬局面。高质量发展需要一流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也需要一流的技能人才。



科学家、工程师不足可以引进,但放眼世界各国,还没有大规模引进技能人才的先例,必须也只能依靠自己培养。培养高技能人才,解决人才结构性矛盾,最根本和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广泛开展职业培训。


去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 《方案》明确,2019年至2021年,持续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提高培训针对性实效性,全面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到2021年底技能劳动者占就业人员总量的比例达到25%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30%以上。 


年初,新型冠状病毒爆发,人社部印发的《百日免费线上技能培训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中提出,计划在2020年3月下旬至6月底,以“抗疫接力,技能就业,助力脱贫”为行动主题,集中实施线上培训行动,大规模开展免费线上职业技能培训。


技能大师在线培训平台特推出“百位技能大师在线直播课”,特邀世赛专家、全国技术能手、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通过线上直播或录播的方式制作标准规范的职业培训教育资源,给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培训和职业院校教学提供课程,并免费为复工企业进行远程技术指导,全力帮助中小企业稳发展渡难关。直至疫情结束。




高质量发展需要更多“八级工”,“八级工”代表的高技术、高收入和不低的社会地位,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应该得到继承和发扬。培养高技能人才,解决人才结构性矛盾,提醒我们别把“八级工”遗留在历史河流里。



声明:文章内容由大能手小编编辑,部分内容来自北京青年报,文汇报,中国应恢复“八级工”制度》,作者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李强。

数控编程教学

https://mp.weixin.qq.com/s/wDB21ASPTw2QUf69D3rf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