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者:信仰(呢称); 发布时间:2018-05-25 05:03:58; 更新时间:2019-04-26 03:18:43
阅读所需积分:0;
简介:20180601_2 精车各种零件表面常见缺陷的产生原因及其解决方法!之一
产生原因:
1、床头箱主轴中心线,对溜板移动导轨的不平行度超差。
2、床身导轨倾斜度超差或装配后发生变形。
3、床身导轨面严重磨损,溜板移动时在水平面内的不直度和溜板移动时的倾斜度均已超差。
4、因主轴锥孔中心线和尾座顶尖套锥孔中心线,不在同一直线上。
5、刀具的影响,刀刃不耐磨。
6、床头箱温升过高,引起机床热变形:床头箱中的主轴、轴承摩擦离合器、齿轮等传动件,由于运动而产生摩擦热量,其热量被润滑油所吸收,成为一个较大的次生热源,热量从床头箱底部传给了床身、床头,使床身结合部位温度升高,发生膨胀,使机床产生热变形。
解决方法:
1、重新校正床头箱主轴中心线的安装位置,使工件在允许误差范围之内。
2、用调整垫铁来重新校正床身导轨的倾斜度。
3、溜板移动在水平面内的不直度和溜板移动时的倾斜度超差较小时,其导轨面无大面积划痕,可用刮研导轨来修复。如超差较大,应精刨或磨导轨。
4、调整尾座两侧的螺钉,消除锥度。
5、修整刀具、正确选择主轴转速和进给量。
6、给冷态加工时工件精度合格,而运转数小时之后工件才超差,即应适当调整主轴前轴承润滑油的供油量,更换合适的润滑油,检查油泵进油量是否堵塞。
产生原因:
1、主轴轴承间隙过大(由于润滑油中的机械磨损下的微粒较多,在轴承受重载荷时产生临界摩擦,润滑油的供油不足或阻滞等都会使轴承造成严重的磨损)。
2、主轴轴颈的椭圆度过大。
3、主轴轴承磨损,或主轴末级齿轮精度超差,转动时有振动。
4、主轴轴承套的外径成椭圆或床头箱体轴孔成椭圆,或两者配合间隙过大。
5、机床顶针尖磨偏,或工件顶针孔不圆。
解决方法:
1、调整主轴轴承的间隙;如果车床经常在高速下工作,则调整的间隙要稍大一些,如果经常在低速下工作时,则间隙要小一些。如果按低速来调整主轴间隙,往往在高速工作中可能发生抱轴现象。所以,应根据该车床的日常使用规范转速范围进行调整,一般的间隙要在0.02~0.04毫米之间为宜。
2、修磨主轴的轴颈,以达到对圆度的要求。
3、刮研轴承,修磨轴颈,更换滚动轴承或末级齿轮。
4、如轴孔的不圆度锥度超差时,应先刮圆、刮直,然后采用“局部镀镍”等方法修复;如是滑动轴承,必须更换新的轴承套。
5、修磨顶针或工件顶针孔。
产生原因:
1、溜板箱的纵走刀小齿轮与齿条啮合不正常。
2、光杆弯曲或光杆、丝杆、走刀杆三者的安装孔不在同一平面上。
3、溜板箱内某一传动齿轮(或蜗轮)损坏,或由于节径振摆引起的捏合不正确。
4、床头箱、走刀箱中的轴弯曲或齿轮损坏。
解决方法:
1、如波纹之间距离与齿条的齿距相同时,即可认为这种波纹是由齿轮‐齿条而引起,应调整啮合间隙,并使齿轮齿条在齿面全宽上啮合。
2、这种情况下只是重复出现有规律的周期波纹:如光杆弯曲,应将光杆拆下校直;装配时要保持三孔同轴及在同一平面上;溜板移动时不得有轻重现象。
3、检查与校正溜板箱内的传动齿轮,遇有损坏必须更换。
4、检查传动轴和齿轮,校直传动轴,更换损坏齿轮。
产生原因:
1、主轴上的传动齿轮齿形磨损或捏合不良。
2、主轴轴承的间隙太大或太小。
3、由于床头箱上的皮带轮外径或皮带槽振摆过大等原因引起机床振动。
解决方法:
1、出现这种波纹时,如波纹的头数(或条数)与主轴上的传动齿轮的齿数相同,即可确定是由主轴上的传动齿轮造成。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主轴轴承调整后,齿轮副的啮合间隙不合适。啮合间隙要保持在0.05毫米左右;当啮合间隙太小可用研磨膏,研磨齿轮,然后全部拆卸清洗。对于啮合间隙大或齿形磨损严重而无法消除该种波纹时,要更换主轴齿轮。
2、调整主轴轴承间隙。滚动轴承轴向跳动<0.005毫米。
3、消除皮带轮的偏心振摆,调整它的滚动轴承的间隙,并消除引起机床振动的其他振源。
产生原因:
1、床身导轨在固定的长度位置上有碰伤凸痕等。
2、齿条表面在某处凸出或齿条之间的接缝不良。
解决方法:
1、修去碰伤凸痕等毛刺。
2、检查校正两齿条的接缝处,休整齿条凸出表面,使之与其他单齿表面齿厚相同。